我参加了6月20-23日举行的“墨江北回归线夏至日”大型活动。我是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云南省天文学会、云南省天文爱好者协会联合组成的天文科普工作队的一员。墨江地处北回归线带,很早以前就得到了云南天文台的大力支持,自上世纪墨江县委县人民政府筹建北回归线地标以来,那里就建成了“北回归线标志园”,我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一台40cm口径天文望远镜,以及许多融入了哈尼族风格的太阳历广场、民俗星相取火广场、月亮广场、日晷广场、窥阳塔、回归塔、天文市政广场等等一大批天文特色建筑。这些建筑都十分有趣,让我对天文学的了解更深入啦!我在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参观了“北标园”,它是一流的北回归线地标。这个地方的科技文化内涵非常有趣,而且它成功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21日,在“北标园”,我们的科普工作队开始了天文科普活动,举办了一系列科普讲座,引导大家了解天文学。而在22日,也就是夏至日,我们利用科普展板、便携式天文望远镜和操作40cm口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天体。我很感兴趣,因为我真的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同时,我也知道这些活动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参加了一次天文科普展览活动,并通过望远镜,向省内外的广大群众宣传讲解了天文科普知识,指导他们观测并拍摄了太阳、月亮、木星、土星等天体目标。同时,著名的科普专家高衡在当地的民族中学为学生及社会公众做了几场科普讲座。另一位著名的科普专家鲍梦贤在夏至当天正午到现场,指导观测了“太阳转身立杆不见影”的天文现象。这些活动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兴趣,云南省各主流媒体进行了现场报道。当晚,中央电视台也开展了名为“云南墨江·夏至日:来北回归线标志园看‘立竿无影’”的主题专题报道(网址见:http://tv.cntv.cn/video/C10313/3e32db016d29498cad84a7fad8676fce)。此次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公众的欢迎,并且成功地推广了天文科普知识,让更多人了解了天文学的奥妙。我们的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公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赞赏。这次活动不仅增进了民族大团结的融洽氛围,而且也促进了民族地区科学传播工作的发展。现场的氛围非常好,人们热情洋溢。我们的科普讲座和展示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看和了解。通过望远镜观测天体的活动也让人们有了更亲身的体验。这次活动的成功让我充满了成就感,并且也感到很高兴能够推广天文科普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文学。我非常喜欢这张图片,它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拍摄过的一些照片。这是一幅日出的画面,从远处看到太阳的光辉,非常美丽。我也经常在早晨出门时看到这种壮丽的场景,让我感到早晨的确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另一幅图片则是一张望远镜的照片,它提醒我天文学的伟大之处。通过望远镜观测天体的活动,我们可以看到那些神秘的星球和宇宙的奥秘。我非常喜欢这些图片,每次看到它们都让我感到无限的惊叹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