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南山观测站全景
南山基地二期效果图
第十五届新疆爱天青少年天文冬令营
日本国家天文台访问南山基地
远处是高耸的雪峰、起伏的山脉,近处是松林、绿草成荫。 白天,牛躺在绿草如茵的海滩上,马匹喝着冰川里的水。 夜晚,天空晴朗,银色的人高悬在天空中。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基地(以下简称南山观测基地)就坐落在这样风景秀丽的地方。
南山观测基地距乌鲁木齐市区60公里,位于天山北麓山前平台上。 隶属于乌鲁木齐县甘沟乡,海拔2080米。 该基地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是国家天文台五个主要观测基地之一。 承担着我国天文观测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任务。 是我国最重要的天文观测基地之一。
星空下的望远镜
基地配备25米射电望远镜、40厘米光电望远镜、18厘米太阳色球望远镜、1米大视场光学望远镜等多种天文观测设备。 无与伦比的晴朗夜晚和远离城市污染的观测条件,使其成为无数天文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圣地”。
射电望远镜就像一个巨大的“无线电”。 天文学家利用这种“无线电”来“收听”遥远天体发出的无线电电磁波,然后就可以分析和研究这个天体的物理性质、运动特征、化学成分和演化规律。 等待。
去年,25米南山射电望远镜在服役20年后首次进行翻新升级。 这台大型望远镜看起来非常像一个安装好的大锅。 新疆天文台研究员艾力·玉素福告诉记者:“这个‘大锅’由304块面板组成,排列成6圈,最内圈16块,最外圈64块。每个面板的平均面积面板面积近2平米,拆除老化面板、重新拼接新面板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由于“大锅”太大,仅镜头面积就达到490平方米,比一个标准篮球场还要大,重达40吨。 为了成功吊装镜头,科研人员使用了新疆最大的起重机,重达450吨,工作历时六天完成。
这台25米射电望远镜由天线系统、接收机系统、终端系统、时频系统组成。 它有8个观察带。 它不仅可以用单个天线进行天文观测,还可以参与数千公里外不同区域的多个事件。 两台射电望远镜同时进行的联合观测,即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科研人员告诉记者,25米射电望远镜是国际同口径望远镜中观测最繁忙、科研产出最大的仪器之一。 承担重要的国际合作和国内重大课题的天文观测任务。 目前有欧洲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EVN)、国际动态大地测量网(IVS)、俄罗斯低频VLBI网(LFVN)和东亚VLBI网。 国际合作组织正式成员。 参与国际合作计划11项,负责国家“攀登计划”、重大科学专项、绕月工程、火星探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多项单项研究项目等。 -天线国际合作天文观测和研究任务。 和项目。
伊莱·优素福表示,射电望远镜是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或人造卫星的无线电波的基本设备。 目前,负责探月工程VLBI轨道测量系统的国产射电望远镜有4座,分别建在上海、北京、昆明和乌鲁木齐。 其中,乌鲁木齐南山观测基地25米射电望远镜因其场地条件良好、射电干扰低,对300余颗脉冲星进行了长期监测,形成了国内唯一的脉冲星脉冲到达时间数据库。
科学研究与科普的完美结合
除“大锅”外,南山观测基地还配备了40厘米精密光电望远镜系统、GPS数据接收系统和太阳色球层望远镜。 还设有“射电天文研究实验室”、“光学天文与技术应用研究实验室”和“应用天文实验室”。 一批科研人员在这里从事观察和研究活动,来自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瑞典等国家的科学家也不断来这里进行国际研究。科学研究和交流活动。
新疆气象台台长王娜介绍,新疆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特殊的优势。 这里的夜晚多晴朗,水汽含量低,无线电干扰少。 加之微波接收技术和数字终端技术的积累,新疆天文台在环境、地理、技术、现状、实测等多方面都具备先进能力。 这是其他天文观测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
为深空探测和新疆边境安全提供技术支撑是新疆天文台的重要阵地之一。 据介绍,南山天文台顺利完成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定轨观测,同步实施嫦娥三号卫星定轨观测任务。
目前,南山观测基地的观测任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承担国内“嫦娥”工程的探月任务; 二是承担新疆境内外天文课题的研究; 三是与国外联合开展天体测量等方面的研究。
在射电天文研究方面,新疆天文台拥有脉冲星、恒星形成与演化、星系宇宙学、高能天体物理、天体化学等多个研究组; 在光学天文学及应用研究方面,还成立了空间目标与碎片、光学天文学和太阳物理研究组。
“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室内教学与实地测量相结合。” 王娜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同时,我们南山观测基地已经成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所在地。 名校实习基地。”
1994年以来,南山观测基地承担了普及天文科普知识的任务。 是新疆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青少年科普和科技教育基地,常年向公众开放。
基地建有可容纳50人的宿舍,以及成果展示厅、科普电影放映室、使用面积200平方米的食堂(兼作科普活动中心,配备80人)桌椅套)等设施。
夜间,南山观测基地海拔高、夜间晴朗、光污染少的独特天空条件充分展现了其优势,为星空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观测环境。 基地免费为游客提供15厘米望远镜和经纬仪进行观测。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您可以在这里看到无与伦比的美妙星空。
首批国家中小学科学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南山观摩基地位列其中。 南山观测基地充分利用观测设备等资源,开展“爱天”青少年天文冬令营、夏令营以及中小学生专题天文观测等科普活动。 每年接待近万名中小学生、天文爱好者和广大群众进行科普教育。 人次。
保持孤独,仰望星空
自古以来,人类就怀着敬畏之心仰望星空,孜孜不倦地探索天空的无尽奥秘。
埃里·伊萨木丁和哈尔肯·叶盛别克分别是第一位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天文学博士,均毕业于北京大学。 艾莉是这里的科研负责人,性格开朗,健谈。 他对南山观测基地的科研成果感到非常自豪。 南山观测基地曾因观测星云爆炸而引起国际轰动。 是天宫一号观测中观测效果最好的台站之一。 现在,南山观测基地正在成为观测宇宙碎片的重要基地。 与哈尔肯交谈时,他对南山观测基地未来的科学研究充满信心。 他说,由于从小学习俄语,汉语发音不够好,所以他正在努力补习汉语和英语。
南山观测基地终年积雪。 这里没有手机信号,平时很安静。 中间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整个工作和生活区都在几十平方米的山头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天文观测是一项孤独的职业。 对于南山观测基地的科研人员来说,只有保持孤独,才能拥有辉煌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