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学术报告盲源分离理论与

报告题目:盲源分离理论与应用

记者姓名:于贤川

主讲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报道时间:2015年7月13日14:00

报到地点:6A-519

演讲人简介:于宪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现任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IAMG)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数学地质与地理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IEEE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计算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图与GIS专业委员会。 从事盲源分离、空间大数据挖掘、图像分类与识别的理论与应用。 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KeenEye遥感图像分类识别系统。 主持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教育部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已授权3项); 软件著作权5项; 发表学术论文100篇,其余论文2篇,中英文专着1篇。

欢迎全校师生踊跃参加!

=================================================

报告标题:宇宙射线的起源,天文学和粒子物理学的一个世纪之谜

记者姓名:田文武

报告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报到时间:2015年7月13日15:00

报到地点:6A-519

演讲人简介:田文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首席研究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执行委员。 主要工作领域有:21厘米中性氢射电巡天、超新星遗迹多波段观测、宇宙线起源研究、活动星系核VLBI观测和脉冲星识别等。 近年来,他作为第一作者,陆续在美国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银河系宇宙线起源研究的有趣成果。 开发了有影响的天体测距方法。 发现并命名了两颗超新星遗迹。 担任澳大利亚国际合作项目“银河表面线巡天项目(GASKAP)”和正在建设的大型项目SKA的科学项目委员会成员。 担任国际期刊及多个专业期刊(ApJ、MNRAS、Chinese Science G等)编委

欢迎全校师生踊跃参加!

上一篇:太极计划科学目标研究取得进展
下一篇:夏日天文嘉年华银河论坛喜欢天文的N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