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号火星着陆器传回首张图像天文学新纪元的起点

当着陆成功的消息传来,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控制室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着陆后,洞察号以极快的速度传回了拍摄的第一张图像,展示的是远处的火星地平线,拍摄时半透明的防尘盖尚未去除,因此可以看到沾满尘埃的镜头画面。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7日凌晨消息,北京时间03:53:20,世界第八个火星着陆器“洞察号”安然度过降落过程中的“恐怖7分钟”,并成功降落到火星表面。着陆时,着陆区火星Elysium平原的地方时大约是下午两点,与此同时在任务控制中心,地球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则是26号的大中午,而在小编所在中国北京(上海),则是27号凌晨将近4点。

美国宇航局对于火星着陆区天气预报是:当天最高温大约零下8度,最低温大约零下96度;地球上,加州此时25度;北京6度,上海13度。此时,在着陆区的火星北半球正值深秋初冬,与我们地球上的北半球情况差不多。

NASA在火星拥有良好记录:1965年以来发射了很多飞掠、轨道器和漫游车,以及探测器;这并非易事,即便是NASA,也有40%左右失败率;火星稀薄的大气层让着陆变得十分困难,而地表巨大的温差也对设备提出巨大挑战。

此次登陆“洞察号”是人类历史上首个专门开展火星内部结构研究的地质学探测器。当着陸成功後,這位於加州帕萨迪纳美國宇航局喷氣推進實驗室(JPL)控制室內爆發出熱情掌聲與歡呼聲。"洞察號"降落位置位于 火行赤道附近的一個廣闊平坦地區,被稱為「最大的停車場」。這裡非常適合探測器著陸,並且被戲稱為「最大的停車場」。

未来几天,将会有质量更好的图像回传。在那之后,“洞察號”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这台太空船配备了一套科学仪器,用以研究红色行星的地壳构造、地震活动以及内部温度分布等信息。这项任务旨在揭开这些谜团,为了解太阳系其他行星如何形成和演化提供新的见解。此外,这也是第一次由微型卫士协助进行通信,以确保数据安全,并且为未来的潜在任务提供技术支持。“伊娃”和“瓦力”,这两颗小卫士,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将这种微型卫士发射到另一个行 星,从而实现实时信号中继服务,为整个项目带来了重大突破。而它们所使用的是太阳能板供电系统,由于其设计精细,可以有效利用有限资源最大化工作效率。

上一篇:中国首例接受自体干细胞疗法的帕金森病患者实现一整天自主行走
下一篇:2019年3月15日学术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