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传播着一则令人警觉的消息:将盛水的水杯放入微波炉加热,加热后再往杯里加入几片茶叶,原本平静的水面竟然会因为“暴沸”而激烈地翻腾,并可能导致水花溅出,甚至造成烫伤。那么,这个说法是否属实?是不是真的存在这样的危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为什么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陆汉涛指出,虽然他个人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用微波炉加热水产生“暴沸”的可能性确实存在。在使用微波炉时,水分子直接吸收能量并通过振动来加速温度上升,而这比传统方式如烧开壶中的水要快得多。然而,由于这个过程之所以如此迅速,它也增加了整个系统不稳定性,使得外界干扰变得更加强烈,因此在此时加入茶叶或其他物体就会引发剧烈的“暴沸”。
与此同时,用普通壶煮开水时,当气泡从底部冒出来并形成气化中心(即所谓的汽化核)时,整个过程就更为稳定,因为它允许气体逐渐释放,从而使得整体沸腾更加平缓。而在使用微波炉的情况下,由于缺乏外部干扰,没有形成汽化核,即便温度已经达到沸点,也不会自然地开始沸腾。这意味着,只要你突然插入一个勺子或者其他东西,就会激活潜藏的气泡,从而引发猛烈的地爆裂声。
为了避免这一危险现象,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当你决定用微波炉给液体加热时,最好在其中添加一些能够促进小气泡生成的小物品,比如木质勺子。此外,“云无心”科普作家还提醒我们,一些非常纯净、容易过度蒸发的液体,如牛奶或汤等,在长时间加热之后也有可能因过度蒸发而突然“暴沸”。因此,无论是何种液体,都应谨慎计算其加热时间。
综上所述,用微波炉确实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导致液体出现惊人的“暴沸”。专家们建议公众应当尽量避免直接使用电磁油锅进行液态食品烹饪,如果非要这样做,则应该避免频繁摇晃或搅拌,以减少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