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检测
在进行水质检测时,首先要考虑的是pH值。pH是指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对数,是衡量一种物质酸性或碱性的基本标准。正常情况下,自然河流和湖泊的pH范围通常在6.5至8.5之间,而城市排污可能会使得水体中的pH偏离这一范围。这有助于评估是否存在工业废弃物、化肥农药残留或者其他化学物质入侵,对生物生存造成潜在威胁。
悬浮固体(SS)和悬浮可吸附物(TSS)
悬浮固体和悬浮可吸附物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0.45微米滤膜过滤后的固态颗粒,这些颗粒可能包括泥土、植物碎屑等。在这些颗粒中,有一些具有很高吸收能力,可以吸引并携带多种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如果SS和TSS含量过高,它们可以阻塞鱼类呼吸孔,影响水生生物栖息环境,同时还会降低光线透明度,使得光照不足影响藻类生长,从而形成藻 bloom。
有机杂質(BOD5和COD)
生物学氧需求量(BOD5)测试的是一个样本消耗五天内所需氧气量,而化学需氧量(COD)的测试则是在特定条件下测定样本消耗的一定时间内所需氧气总量。两者都反映了有机污染物含量,但它们测定的时间不同,因此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当有机杂質含量升高时,意味着水域中存在大量新鲜或半新鲜垃圾,以及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废料,比如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导致的大肠杆菌病毒等。
重金属及其他无机盐
重金属如铅、汞、镉等因其极端毒性,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进行水质检测时,要特别关注这些元素,因为它们能够通过食用受损渔获或者直接接触受污染的水源进入人体。此外,还需要考察硝酸盐、氟化合物以及其他非营养型无机盐是否超标,这些都与饮用水安全有关。
微生物计数
微生物计数主要包括总细菌计数、大肠杆菌计数以及大肠埃希氏菌计数。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病原微生物,它们能代表潜在卫生问题。大肠埃希氏菌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口传播疾病来源,并且与粪便相关联。如果发现大肠杆菌或大肠埃希氏菌数量超过规定标准,那么这表明该区域可能存在排泄系统未妥善处理的问题,比如没有得到适当处理的厕所排放或者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动物粪便被未经充分处理后直接倒入到环境中。
物理参数
物理参数包括温度、透明度、二次沉淀指数、二次硫化钙法沉淀率等,它们对于了解整个生态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如果温度异常波动可能会影响某些鱼类栖息地,也可能导致某些微organisms活跃程度改变;而透明度低,则意味着富营养化现象严重,由此产生藻 bloom 可能对淡水湖泊甚至海洋生命造成长期破坏。而二次沉淀指数则反映了懸浮固體去除效率,可以帮助评估净化设施设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