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光开关分子光药理研究进展:华东理工大学特聘副研究员张志伟与青岛大学教授董铭心、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Andrew Woolley等合作,取得了在生物活性光开关分子光药理学应用领域的重要突破,该研究已发表在《自然-化学》上。光药理学是一种新兴医疗方法,它通过控制药物活性来避免传统药物的副作用和环境毒性问题,从而提升药物选择性的精准诊疗。
开发简便高效的光控药物设计通用策略是该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研究者发现酰腙席夫碱(acylhydrazone-schiff base)是一类具有多种等价骨架结构的潜在抗癌化合物,其异构体的活性却鲜有深入探究。在这项工作中,研究者成功筛选出不同类型的酰腙席夫碱分子,并对其异构体进行了系统评估,证明它们可以作为有效的光控剂,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原位应用提供了基础。
针对现有的光控剂因细胞层面半衰期短而受到限制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HILKOD(Hydroxyindole-based Light-controlled Organic Dimer)的新型分子。这类分子的异构过程可以由蓝色或紫外线驱动,而通过吸收波长实现异构体之间的区分。利用这种新的光控剂,在细胞内首次实现了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活性的原位调节,为推动这一前沿技术打下坚实基础,并展现出广阔的人类健康领域应用潜力。
相关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57-023-012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