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上映的电影《地心引力》中,曾经出现了一种与“天宫一号”相似的存在。影片中,这个名为“天宫”的空间站遭受卫星碎片撞击,被迫偏离原有的轨道,最终坠向地球。这虽然是一场虚构的故事,但现实中的“天宫一号”正执行着返回地球的任务,其轨道高度不断下降。
作为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发射升空,它主要用于训练中国宇航员进行对接等技能,为后续的大型空间站建设做准备。自2011年11月、2012年6月和2013年6月,与神舟8号、神舟9号和神舟10号飞船对接后,天宫一号完成了其设计任务。但在2016年3月,由于服务期限超额运行两年的时间,“天宫一号”被宣布正式终止数据服务。而美国航空航天公司则指出,从2015年末开始调整高度后的那段时间起,天宫一号就开始逐渐坠入地球大气层。
那么现在,“天宫一号”又是怎样呢?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所说,即使它已经不再提供数据服务,其运行轨道仍然受到密切监控。此外,每周都会通过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其轨道状态的公告。除了官方渠道,我们还可以在国际上的其他航太机构网站上追踪到最新动态。
目前显示数据表明,“天宫一号”的近地点高度为241.6公里,远地点为263.1公里,同时拥有42.8度的倾角以及89.4分钟的周期。在最近的一次公布信息中,该空间站在平均高度约251.5公里运行,并且姿态稳定,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预计将在4月初前后或是在3月24日至19日之间落回地球,但由于重返大气层时会有多个可能落点,因此很难准确预测具体落点。不过,无论如何,这些碎片伤人的几率极小,因为它们将在进入大气层时被高温烧毁,只有极少数可能幸存下来并影响地面活动,而这些概率几乎可忽略不计。
尽管如此,在过去50年的历史中,有超过5900吨空间碎片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但仅有洛蒂·威廉斯一人记录下了被太空垃圾造成的人身伤害事件。这表明即便生活在地区内的人,也无需过分担忧此类风险。
此外,“商业化尝试”也成为了国际太空探索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国外,一些货运飞船已经采用商业模式来支持国际空间站,而载人飞船也正在转变成为一个商业化项目。尽管中国自己的“ 天宮 ”并不完全符合传统意义上的空间站,它依然尝试开辟这条道路。例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载人航天工程专家提到:“我们要为空间站的商业应用探索出正确路径。”
随着这样的发展,可以看出虽然“ 天宮 一號”的结束让人们感到惋惜,但它为未来的太空计划和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让我们期待未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