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媒体报道地球自转6年出现减速度现象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刘志伟 发布时间: 2017-12-28

地球自转速度波动:科学家揭示6年周期的“减速”秘密

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与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合作的研究人员在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披露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地球自转速度并非一成不变,它会在6年周期内出现“减速”。这个发现被认为是全球首次,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地学著名期刊《地球和行星科学通讯》上发表。

专家们通过精确测量,发现每当达到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地球自转速度就会暂时放慢。这一现象虽然微小,但对于追踪长期的地球内部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据刘根友研究员介绍,这种变化可能是在毫秒级别,即使以年计,也只是极其微小,但对于精密测量而言,这样的变化已经显著影响了位置和无线电波测距的准确性。

该团队利用频谱分析对国际机构发布的长达50年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深入探究,并找到了一个振幅约0.12毫秒、周期为6年的信号。此外,他们还发现这一信号正经历衰减过程,从1962到2012年总共减少了大约0.05毫秒。

段鹏硕博士指出,这种6年周期信号本质上与地球内核运动有关,而这种运动非常难以直接观察。然而,由于这项技术允许我们从外部观察到这些变化,我们可以借此了解更多关于地球内部结构和磁场信息。

最令人振奋的是,该团队成功建立了一种新的方法来估计地球内部磁场强度。这一方法基于对日长6年信号衰减现象定量分析,并将之与核幔边界电磁信息联系起来。这种方法是中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并实现的,对于更深入地理解我们的星球,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上一篇:应用广泛化工胶囊剂机械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下一篇:恒温恒湿-保鲜神器如何在家中实现无缝的温度和湿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