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传播着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将盛水的水杯放入微波炉加热,加热后再往杯里加入几片茶叶,原本平静的水面竟然会因为“暴沸”而激烈地翻腾,并可能导致水花溅出,甚至造成烫伤。那么,这个故事是真的吗?事实上,用微波炉加热水产生剧烈沸腾现象确有其可能。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陆汉涛表示,即便他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但用微波炉加热时产生“暴沸”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当我们用微波炉加热时,水分子直接吸收来自于它内部发射出的能量,使得它们振动更加迅速并因此升温。这比起传统方法如使用锅具通过热传导来加热效率要快得多。由于整个升温过程异常快速,当温度达到沸点时,由于系统不稳定,有时候会出现过度升温的情况。此时,如果外界受到较大的扰动,如加入任何物体,比如茶叶,都有可能引发剧烈的“暴沸”。
在以往,我们习惯了使用壶具等容器来进行加热,其底部冒出的气泡扮演着汽化中心的角色,因此称为“汽化核”。当壶中的水达到沸点,它们就会开始猛烈地沸腾。但是在没有这种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比如在无需形成“汽化核”的环境下,即使温度已经达到了理想的大气压下的纯净水所需的100摄氏度,也不会自然发生爆炸或大量蒸发,因为它还需要一个中心或者催化剂去促进这一过程。在这类情况下,一旦加入任何可以触发气泡生成的小物品,就很容易导致液体迅速、剧烈地失去稳态,从而引起人们所说的那种危险行为。
专家周天提醒说,这种现象其实并不罕见,只不过人们通常不会注意到。在用微波炉给液体加热的时候,可以尝试放置一些能够帮助产生小气泡的小工具,比如木质勺子,以此来减少这种突变事件发生的概率。而科普作家云无心指出,由于越干净、透明度越高(即溶解氧含量更低)的液体反映光线,更易被人注意,因此,在处理这些类型的问题上特别需要小心。
总之,用电磁辐射方式(即常用的非通风式或半通风式)进行瞬间、高强度曝照的一些流体,对比其他传统方式显著不同,它们倾向于更快、更猛烈地反应,并且极易因外界介入而进入不稳定的状态。然而,这也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控制好这个过程,无论是时间还是介入手段,我们就可以避免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因此,最好的做法就是谨慎行事,不要轻易对未知保持漠视,而应该尽力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