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科普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风暴

科学家回信许红梅: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频发

编者按:2023年5月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发起“科学家回信”活动,邀请广大读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提问、留言。活动启动后,“学习强国”“科学网App”收到了读者的踊跃留言。我们精选了读者陈汉钟的提问,请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许红梅发出第七十四期手书回信。

以求索之问激发科学探讨,以互动回应碰撞科学新知,“学习强国”“科学网App”愿成为公众与科学的信使,欢迎你进入“向科学家提问”小程序提问、留言。

读者陈汉钟:请问科研人员们,最近几年天气变得越来越反常,极端天气和氣候事件频發,是什么原因?人类社会應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许红梅:陈汉钟您好!非常感谢您对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總體上來說,由於工業革命以後的人類活動導致的大氣中主要溫室氣體浓度增加,這種變化正逐步加劇了地球的大氣層,使得極端天氣和災害事件頻繁地出現。在過去幾十年里,我們觀察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極端天氣事件,這些情況與我們對環境影響有所了解的情況相比是顯著不同的。

這種現象可以追溯到人類活動造成的大量温室gas排放,如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等,這些物質在大気中的濃度增加導致了地球平均溫度升高,從而引發一系列不可預測且強烈的地球性災害,如颶風、洪水、大火和干旱等。我們還注意到,大尺度環流模式也在改變,這意味著風暴會更加頻繁和強烈,並可能覆蓋更廣泛的地理範圍。

許多研究表明,即使沒有任何其他因素,也存在某種程度的人為因素對極端天氣事件數量增加的影響。但是,如果考慮到所有已知因素,那麼人類活動無疑是在加速這個趨勢。此外,我們還需要考慮土地利用變化以及大規模森林砍伐,它們也在增強熱浪和乾旱等極端狀態。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我們需要採取一系列措施。我們必須減少溫室gas排放,以避免進一步加劇全球暖化。我們還需要投資於可再生能源源頭,比如太陽能和風能,以及提高能效標準,以降低能源消耗。此外,我們需要建立健全的自然系統管理策略,以保護並恢復生態系統服務,而不是損壞它們。

最後,但絲毫不次要的是,我們需要教育公眾,並鼓勵他們采取個人行動以減少自己的碳足跡。每個人都可以做出選擇,比如購買公共交通工具或騎自行車替代開車,或是節約用電使用LED燈泡,用餐時選擇當地食材等,而這些小小卻有力的舉措將累積起來產生巨大的效果!

總之,在面臨日益嚴峻的人為環境危機時,每個人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果我們共同努力,可以實現一個更加可持續發展且適應性強的地球社會。

上一篇:PCV流体传输解决方案提供者的选择标准及其获取联系方式的步骤
下一篇:学术小聚欧阳自远嫦娥五号的新年大礼包2021年度天文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