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黔南州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大局,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 不久前,贵州省印发《关于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意见》,对推进全域旅游强省建设作出总体设计旅游示范省。 按照《意见》要求,贵州将依托中国天眼科普基地,打造贵阳-惠水-罗甸-平塘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 平塘将抓住机遇,依托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实现旅游产业化发展。
随着“中国天眼”向世界开放,来到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有序领取门票、通过安检,一睹“中国天眼”,体验天文科普。 魅力。
来自山东的游客曹琳说:“天眼,我们很久以前就在电视新闻上听说过,今天来到现场,我感到非常震撼,同时也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科技的进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非常自豪和自豪。”
除了观赏“天眼”,中国天眼科普基地建设的天文体验馆和九天宇宙太空馆也吸引了游客对天文研究的兴趣。 他们在科研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天文知识,近距离感受和体验科技进步。
“以前我们对天文学基本上了解不多,更多的知识来自于课本、宣传视频、读物。现在越来越近,我们能更切身体会到这种感觉。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震撼的过程。”来自贵阳的游客杨伊利说。
为最大限度发挥中国天眼的天文科普、科普教育和文化旅游价值,平塘围绕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国际天文文化体验区、地质与生态旅游创新示范区、区域性旅游服务区等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国际天文旅游小镇。”五大目标,从2017年开始,着力打造集天文科普、研究教育、宇宙探索、旅游度假、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国际天文旅游目的地。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天文爱好者前来学习。
学生王元艳告诉记者:“我今天来这里是为了学习很多天文知识,比如八颗行星、黑洞等,我知道八颗行星之间的距离。因为之前课本上的内容很死板,所以今天我亲自了解了,既然来到了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它们的距离、大小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形成的,这让我们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课本上无法呈现的知识,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中国天眼科普基地是全省全域旅游的一个板块。 “山地旅游+天文科普”催生了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既丰富了全省全域旅游的内涵,又拓展了山地旅游的外延。 距离中国天眼科学基地十多公里的平塘大桥刚刚荣获古斯塔夫·林沙尔国际桥梁奖。 它兼具力与美,将人、桥梁、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堪称世界峡谷桥梁建设的典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平塘旅游资源丰富。 从对旅游缺乏兴趣,到乐无穷,平塘县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让旅游走进了当地百姓家。 平塘县夹岔风景区集瀑布、溶洞、峡谷和独特的亚热带田园风光为一体。 随着景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来到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当地的农家乐也开始流行起来。 当地农家乐的负责人王忠旭每天忙着为游客准备布依族美食。 “我们在这里准备了一顿正宗的布依族家宴,有自家养的土鸡、河鱼、自制的腊肉、竹笋,还有自制的百香果酒,都是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国庆期间,我们基本上街上有七八张桌子,每天的收入就有几千块钱。” 布依家研农家院负责人王忠旭说。
“观天探地,天下独一”的发展思路推动平塘县旅游产品不断开发和品质升级。 平塘依托旅游业发展,按照“321”发展思路,着力提升天文科普、地质勘探、旅游竞争力,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发展。
平塘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黎明告诉记者:“我们将继续沿着县委‘321’旅游发展道路,依托天文奇观、地质奇观、桥梁奇观三大奇观打造打造旅游产品,实施旅游投资和旅游营销两大工程,提高竞争力,持续打磨“观天探地,世界唯一”核心品牌,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平塘旅游产业业态更加多元,‘大众化、热闹化、热闹化、盈利化’。”
“十四五”期间,平塘县将以丰富旅游产业为目标,在天文镇及周边景区打造天文科普体验项目、打造高端特色民宿、布局房车露营地等,打造天文镇及周边景区天文科普体验项目趋势更加强劲。 目前,贵阳、惠水、平塘、罗甸已实现互联互通。 国际天文科普旅游带充满活力,平塘旅游产业化也将开启新征程。
记者:郑逆天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