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回信许红梅: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频发,人类应采取行动减缓与适应
编者按:2023年5月,“学习强国”平台与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启动“科学家回信”活动,鼓励读者向心仪的科学家提问。我们精选了陈汉钟的疑问,并邀请中国气象局首席专家许红梅撰写第七十四期手书回信,以激发公众对科研问题的兴趣和探讨。
陈汉钟的问题简直触动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近几年天气变得越来越反常,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是什么原因?人类社会如何面对这些挑战?”
许红梅以专业知识为答复:“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我们正经历着全球性的‘热’时代。这不仅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都在增多,还改变了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
她进一步解释说:“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加剧了能源消耗,而这个过程释放出了大量温室gas,这些 gases 在大气中积聚,最终影响地球温度,使得一些地区出现异常高温,而其他地区则遭受严重降雨。”
根据政府间気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最新研究报告,这些变化有重要的人类因素。在过去数十年里,一些区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热浪,而这种趋势预计将继续加剧。
为了应对这一巨大的挑战,许红梅建议采取两种策略。一是通过减少温室gas排放和增加碳汇来减缓这场变暖,她指出这需要长期调整能源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二是提高各个领域对于风险管理能力,并构建更加韧性经济社会结构,以适应即将到来的变化。
最后,她呼吁每个人都参与到这一努力之中。她说:“通过教育公众了解这些现象以及我们的责任,以及提升他们参与减缓和适应这些变化所需技能,我们可以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安全、更可持续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