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PPT 16页

《科学中国:物理、力学与天文学》导论于2003年从《科学中国A系列》中分离出来。主要报道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物理与声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核技术、等离子体物理学; 基础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物理力学; 在天体物理学、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学、射电天文学、星系与宇宙学、空间天文学和交叉学科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吴有训、恽自强、祝可桢、严继慈、张文宇、叶笃正等均曾担任该刊主编。 周培源、钱三强、王大燕、黄坤曾任该刊编委。 其中不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李政道、杨振宁等科学家曾在该杂志上发表文章。 栏目:论文、书信、评论 《中国科学》系列期刊:当前格局月刊 数学 化学 生命科学 地球科学技术 科学 信息科学 物理 综合第十期 指导老师:中国科学院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学报:卢甬祥 名誉主编:周光召 主编:朱作言 “两刊”出版模式的变化 1.充分发挥学术平台作用 (1)中科院师资队伍科学部 负责“两刊”编委会的改组和主编的遴选。 (二)在学术部门领导下,采取有效措施,鼓励院士积极参与“两刊”建设和发展,向“两刊”投稿或推荐稿件。

今后,院士署名或署名推荐的学术论文可优先在“两刊”发表,免收版面费。 2.实行主编负责制,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修改编委会章程; 建立健全“两刊”编委会工作机制。 “两刊”主编会议由主编主持,一般每年召开两次。 各丛书的主编、副主编会议由本丛书主编主持,一般每年至少召开一次。 各丛书总编委会会议由本丛书主编主持,一般每年召开一次。 3、实行主编负责制,各丛书组织出版。 《中国科学》杂志网站 中国科学:主要报道相关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动态。 Science Bulletin:快速报道最新的研究动态、新闻和进展,评论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动态。 作者、读者、编委会成员和审稿人 作者和编辑平台网站 国内:在线期刊/PDF文件浏览:中国知网 海外:在线期刊/PDF文件浏览:Springer 投稿请访问中国科学出版社网站: ,点击“投稿”按钮,使用学术期刊管理系统。 新用户请注册“作者账号”,然后按照指导提交稿件。 期刊投稿制度创新,2008年1月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8年6月改为审稿流程,编辑部与编委会联合送审。 2008年8月,出版画册及专题,优秀稿件迅速发表。 2008年12月,中文版成为核心期刊。 2009年1月,标准版式改为大版式,双栏排版。 容量大。 2009年6月,中文版开始发展为综述论文,邀请稿件,免版面费,交稿费。 2009年11月开始向审稿人支付审稿费。 2010年1月,期刊名称改为中文,2011年1月改为英文。期刊独立开发,中文版支付作者稿酬……2013年1月,Mechanics将成为该系列的分支。 期刊名称变更声明 自2010年起,中文版期刊名称将由《科学中国系列G:物理、力学、天文学》变更为《中国科学:物理、力学与天文学》(相应英文名称为:SCIENTIA) SINICA 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 英文版标题由《中国科学系列G:物理、力学与天文学》改为《科学中国物理、力学与天文学》。

2010年起,本刊中、英文版独立开发,不再需要翻译成其他语言版本,特别通知。 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推荐“XXX推荐”和自荐“XXX投稿”展览照片 在秋季物理年会、航海年会、近场光学、稀土光学等展会上设置展位并赠送会刊会议。 作为业务单位,加强期刊管理工作:机构广告、产品广告、资讯广告、招聘广告。 编辑部由4名编辑人员、1名排字员、5名兼职语言编辑组成。 《科学中国》杂志于2008年完成公司改制成立为《科学中国》杂志有限责任公司,杂志现有中英文期刊16种,分设8个编辑部。 其中,《中国科学丛书》共7章,为月刊,《科学通报》涵盖除数学外的所有自然学科,为综合性期刊,十日刊。 所有期刊均由中国科学院管理,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基金会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于2008年完成公司改制,成立为《中国科学》杂志社杂志社现有中、英文期刊16种,分8个编辑部。 其中,《中国科学丛书》共7章,为月刊,《科学通报》涵盖除数学外的所有自然学科,为综合性期刊,十日刊。 所有期刊均由中国科学院管理,并由中国科学院和基金会主办*

上一篇:5人被授予上海科技期刊杰出科技人物
下一篇:光明时评天文学专业走热带来的启示